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
栏目列表
信息快递
用镜头打开销路 用网络铺开市场 疫情下的“斜杠花农”
信息来源:沈阳日报 发布时间:2020-05-16

花农崔凯变身“主播”。张文魁摄

  疫情之下,花卉销售受了凉,“斜杠花农”却火了。

  懂直播、会带货、能“涨粉”的“直播销售员”,正在成为一群“复合型花农”的职业新后缀。5月12日,记者来到皇姑区鸭绿江街道观音村,走进这里的花卉大棚,感受到了不一样的销售景象。

  “好几个月没进钱了……”大棚里80余种多肉植物生得饱满可人,可费静革的心情却好不起来。

  费静革是观音村的花卉种植户。6年前,费静革扣了三个大棚种多肉,因为品种多、养得好,又赶上多肉风靡的好时候,平日里上门来收购的人络绎不绝。人不出大棚,货也不愁卖。但今年受疫情影响,商贩进不来,费静革和爱人守着大棚天天发愁。

  同样发愁的,还有君子兰种植户。每年春节,是君子兰的销售旺季。“一年到头就指着春节,可今年……”市场关闭、物流暂停、销路受阻,种了20多年君子兰的崔凯第一次遭遇这样的情况。2万多株君子兰困在大棚里。“都不敢加温,一加温花就开。”他的妻子高凤说着就皱起眉来。

  在观音村,这样的花卉及观赏植物种植户有50余户,面临着同样的困境。

  危机之中,转机来了。费静革说,打从上个月起村里来了“教直播和拍小视频的人”,销售有了起色。费静革说的人,是街道、社区引入社会力量招募的专业培训机构志愿者,免费教种植户们上平台发小视频、搞直播带货、做电商。

  师冰就是老师之一。在不少人看来,直播带货只要对着手机说话就行,其实里面大有门道。比如介绍商品,要抓重点、找卖点,还要学会炒气氛、做互动;拍摄商品,要让商品看起来有吸引力,灯光怎么打、场景怎么搭建等,‍‍都能直接影响销售。

  不仅教种植户们开通账号、发视频、做直播,师冰还要教如何跟其他店面搞对接合作,‍‍甚至如何发物流。

  “对着手机就不道说啥,老尴尬了。” 

  不敢直接开直播,费静革先练手,在师冰的指导下,试着在快手、抖音上发了几条小视频,竟然拉到了新主顾。

  “早就知道直播带货挺火的,可是俺们整不明白啊!”高凤跟记者唠起了嗑儿。疫情期间,夫妻俩跟鞍山同行交流情况,有人搞网上直播,一个春节最多卖了70多万元。听得耳热,自己却不道咋办,“现在终于找着了老师,入门了!”

  通过直播带货,观音村观赏植物卖出了2000余盆。鸭绿江街道正在通过“志愿者红云计划”,推出直播公开课,计划6月开课,让更多农户受益。

  会种花又会直播的“斜杠花农”,正在观音村集体诞生。